首页>>>党员天地   打印本页
 
“三个代表”继往开来——讲话解读之四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年历史,每一阶段都有各自鲜明的活动主题,而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三个代表”的完整提出,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纳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什么说80年党的历史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位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它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登上历史舞台,因此,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求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政治上的意志体现。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主要地体现在她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毛泽东早就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作为衡量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与实践的惟一尺度。邓小平明确地指出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特征。如果不能以生产力的发展而单凭政权的强制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只能搞出“贫穷的社会主义”,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在新世纪即将开始之际,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以此作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回答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正是由于在思想上、理论上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其全部活动中,无论是最初的革命,还是后来的建设,以至今天的改革,总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的80年历史由三个大的阶段构成,每一阶段都有各自鲜明的活动主题,但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第一个28年,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摧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由理想变为现实扫除了根本障碍。新中国建立的最初29年里,党成功地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基础。虽然这一段有过失误,但失误中的相当部分发生在探索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如试图依靠不断提高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来发展生产力,结果却适得其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20多年里,党成功地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在准确把握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或滞后或超前的方面和环节,使中国生产力保持了20年的持续高增长。(潘焕昭)

  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何谓先进文化?从内涵上说,它应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总结,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从作用上说,它可以塑造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斗志,从而对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特性上说,作为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先进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和创新性。

  依据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五个基本方面: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因其指明了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规律,成为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及其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团聚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的重要力量。

  二是以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和归宿,表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为根本任务。没有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发展人的能力为目的的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就是空头支票。

  三是以“三个面向”为发展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作为文化创造主体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利益追求。这体现了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和作用,强调了先进文化开放性、前瞻性的特点。
 
  四是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基本特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本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基本特征的概括,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内涵。所谓民族的,即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的结合;所谓科学的,是指文化的内容具有科学的品格和科学的精神;所谓大众的,是指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五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为核心内容。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是以社会主义为主旋律的多样性的文化,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决定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由这种文化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它植根于华夏沃土,又深刻反映着当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成果,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有广泛的交融共享性,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的开放型文化;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历史定位,以反映和体现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为本质要求,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导向,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它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层面,都是来自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它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潘焕昭)

  为什么党的事业要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保持一致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进一步系统阐发了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必须坚持“三个一致性”,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是对其“三个代表”思想中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层次的思考,为全党进一步贯彻和实施“三个代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就是要正确处理实现远大目标与体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事实上,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既实现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又实现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共产党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三步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是把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放在首位;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定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满意不满意”等作为决策的前提和条件,充分体现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决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中国共产党以及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江泽民强调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2001-10-1 11:26:16 点击40
 

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

关闭本窗口

发表、查看关于该新闻的评论    
 

实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