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教育

 

打印本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哪里(之一)

党的十六大向全世界宣告我国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与此同时,也指出这样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从而提出了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为了更深层次剖析这一问题,我们邀请有关专家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的困难及农村的现状、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和对策。
本期先讨论我国的社会不平衡问题;第四期分析我国农村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第五期将主要围绕对策及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我们都很富裕吗?
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以9%的速度获得发展,即使在最近几年整个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着7%以上的速度,举世瞩目。世界各国大呼中国正在崛起,有人形象地说全中国是个建设大工地。
是的,当我们站在黄浦江畔,当我们横穿珠江三角洲,都会涌现出这样的念头:现代化确实离我们非常近了,甚至会感到中国与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媒体也不断地在报道着繁荣富裕的景象:中国人现在可以利用节假日去国外旅游了,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潜力的教育开发市场,中国人买汽车已经不是梦想了,等等。
我们不否认上述的一些繁荣景象,但是真正富裕起来的人数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只占少数,真正能具有率先实现现代化潜力的地区也没有几个,我们还有更大面积的土地没有繁荣起来,还处于贫瘠状态。只有了解了我们的贫困和不发达,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才能真正领会到十六大报告的真谛,才不至于盲目乐观、得意忘形。
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经济指标所能表达的,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的提法,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发展的更全面、更合理的理解,也意味着党的发展战略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变。十六大报告从六个方面来描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目标中只有一个是经济指标,其他都是非经济指标。我们看到,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之所以是不平衡的、不全面的,不仅仅在收入的差别上,而且还在于经济与社会不协调、人与自然不协调、人际关系不和谐上。我们可以从社会贫困、城乡差别、地区差别、阶层差别等方面看这些不平衡、不和谐和不全面的问题。

我们面对的是一种全方位的贫困


199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发展报告》中指出,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不足以维持生存,而且还指文化财富的缺乏。直面现实,我们感触颇多,深有体会。
按国家正式公布的数据,我国农村还有3600多万人口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实际上这一贫困标准是非常低的,严格地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远不止这么多,即使那些被认为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中,还有相当多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稳定的、可持续的解决,他们随时有可能因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而返贫致贫。随着城镇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贫困浮上水面,人数也多达上千万。贫困给我们的印象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没有钱来维持他们的生活,吃不饱饭、衣不蔽体,而且还有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看不到出路在何方等,这在我国农村表现得尤其明显。可以说我国农村目前没有解决的那些贫困是最难解决的,其贫困程度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到的,有人称之为“原始贫困”,也就是说他们的生存状态几乎是原始的自然态,跟几千年前我们先辈们的生活相差无几。
当前我国有八个连片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非常差,不是高寒山区,就是严重缺水地带,许多地方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在中西部的一些调查经历足以说明这一点。
贵州是我国的最贫困省份之一,那里的许多地方,“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有的农村尚没有通公路,从乡所在地到各村,要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最远的要走10多个小时才能到。我们曾步行5个多小时,涉过17条小河去一个村庄。当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抓着路边的草丛,沿着几乎不成为路的小路上,翻越18座山,连当地的一些乡干部也没有到过。到了村里,村支书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最隆重的欢迎。据支书说,自他懂事以来,我们是他知道到该村的第二批远方客人,第一批是长征时红军经过他们那里。支书现在66岁,当然他不可能亲自见过红军,他是听他父辈们说的。所以村干部对我们的到来又惊讶又兴奋,用最高贵的仪式(打鼓吹长号——当地的一种隆重欢迎仪式)迎接我们,走时敲锣打鼓足足送了两个小时的路。他们想用最好的饭菜招待我们,可是村集体没有钱,也没有粮食,便挨家挨户地凑了几斤大米,看到这种状况,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歉疚,觉得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增加了负担。
入户调查,使我们更惊讶于当地的贫困:进了一家农户,这是三口之家,凑巧碰上这家的5岁小男孩坐在那里流眼泪,我们问孩子为什么哭鼻子,他用当地话说:“饿”。我听不懂他说什么,当地陪同我的人告诉我是饿的意思。孩子父母告诉我们,他家已经断炊四天了,以前借过粮,后来周围的人也没有多少剩余粮食,所以想借也没有地方借,只好挨饿。他们说,每年都这样,一年之中大约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缺粮断粮。看到这种状况,我们掏出自己的腰包,帮助他们度过眼前的困难。但是这个村120多户,大多是缺吃少穿,生活境况相差不大。他们之所以贫困,跟自然环境有关系,那里都是山,耕地很少,凡是有泥土的地方都种上庄稼,可以说,该种的地都种上了,没有耕地可增加了,但是人口还在增加,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反过来使土地贫瘠化和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了人地矛盾。可想而知,如此的土地怎样能够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呢?据我们在该县的问卷抽样调查,发现该县的农村人均月纯收入只有24元,一天不到1元,难以维持温饱。温饱问题解决不了,自然谈不上什么营养问题,所以,当地村民的身体素质非常差。
贫困也影响婚姻选择,近亲结婚很普遍,造成不少孩子先天性痴呆。我们到一些村调查时,经常在村口看到不少站在那里冲着我们傻笑的孩子。所以我从贵州调查回来,曾经写了一篇短文,提出一个概念,叫“丢失性遗传”,意思是说,在生理方面,由于家庭贫困,影响婚姻的选择,造成下一代智商下降,使一些优秀遗传基因丢失;在社会传承方面,由于周围都是穷人,血缘关系、姻缘关系也不能帮助下一代摆脱贫困,在这些地方,穷人缺乏强有力的社会关系支撑体系。本来在农村社会,亲帮亲、戚帮戚,一年一年就过去了,甚至会出现一年比一年好的趋势,当然其前提是有些人并不是很穷,还有能力去帮助他人。但是在这些贫困村庄,家家都很贫穷,自顾不暇,还能顾他人吗?!他们怕亲戚朋友找上门求助。所以,当我们问他们为什么不外出打工?他们说,连路费都筹集不到,而且外出打工也不知道能否赚到钱,即使筹集到路费外出,万一赚不到钱,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那就更惨。
不仅贵州的一些地方如此,像甘肃、宁夏的不少农村,也好不了多少,甚至贫困程度更恶劣,特别是在甘肃与宁夏交界的“三西地区”,可以说是我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那里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满目看去,黄土黄沙,寸草不生,夏日天上烈日当空,冬日狂风猖獗。那里最缺的不是粮食和土地,而是水。由于干旱,种下的庄稼经常是颗粒无收,即使有点收成,收获的还不如种子多,一个老农告诉我们说,去年他播种了20斤的麦种,结果只收17斤麦子,他说这是很经常的现象,也是很普遍的事,家家如此。水对他们太宝贵,也太吝啬了。那里的不少人一生只能洗两次澡,即出生时洗一次、结婚或者去世时洗一次。嫁女儿,用水陪嫁,送的水桶数越多,表示家庭越富,水桶的多少是穷富的标志。断粮断炊,也是很经常的事情。那里的农民根本不指望土地上的产出来维持他们的生计,而指望着家庭壮劳力外出打工赚点钱,买点面,使家庭生计得以维持。我们调查的一个农民老汉,情况在当地很有代表性:他今年46岁,看起来好像60多岁,显得很衰老,33岁时老婆生病没有钱治疗而病逝,自己又当爹又当娘把两个儿子抚养大,大儿子已经结婚,娶的媳妇娘家比他家还穷,二儿子本来于2002年夏天考高中,老汉为此专门积攒了100元供孩子上学,没有想到大儿子老婆夏天生小孩要住院,只好把这100元用在大儿子的老婆身上了,二儿子也就没法考高中,准备跟大儿子去新疆种棉花赚钱去。大儿子从13岁开始就跟人外出打工,2002年上半年去宁夏私人煤矿打工三个月,不但没有拿到工资,而且还是逃回来的,否则连性命也难保。按老汉的话说,由于大儿子碰上可恶的老板,没有赚到钱,所以他们家2002年的生计还没有着落呢。他说,大儿子外出赚来的钱主要用于买面粉、交各种摊派、送点人情,就没有什么可剩了。他们根本没有钱建新窑洞,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当。
贫穷不仅发生在中西部农村,而且在沿海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存在,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我们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富裕的农村,看到栋栋别墅拔地而起,一栋比一栋漂亮豪华,但是在如此漂亮豪华的别墅背后,还有一些人生活非常拮据,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存,他们最怕的是“两生”,即学生和医生,也就是孩子上学负担太重,生病看不起病。由于没有经济实力,他们不能参与到当地盛行的送人情礼的风潮中去,也意味着他们无法进入社会的主流圈子,只能退缩到社会的边角地带,成为地道的社会边缘人,被社会冷落和歧视。
同样,在我们浩繁、日新月异的城市社会,涌动着一大群贫困人口,他们大多是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和他们的家属。他们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仅仅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就多达1960万人。与农村贫困人口相比,他们的生活基础更差,因为他们没有土地可耕种,尽管在许多贫困地区,土地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如西北干旱地区),但是农村贫困人口至少还有点土地,作为他们生活的最后防线,而城镇贫困人口则缺乏这样的防线,当然现在国家逐渐地在城镇建立多条生活保障线,无疑有助于缓解城镇贫困程度。
城镇贫困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大多数人原来有着比较高的地位,现在一下子落入社会底层,对他们的心理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创伤,而农村贫困人口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落差,心态相对好些,再就是,城镇贫困人口在城镇就业竞争中缺乏优势,他们之所以下岗,往往跟他们缺乏技能、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等有关,缺乏再就业能力,许多人很难返回体面的就业位置,脱贫前景也很不乐观,很有可能被社会抛到最边缘的地带。从这些方面来看,城镇贫困现象对社会稳定影响更大,解决起来难度也不小。

城市化滞后带来社会整体失衡
我们还要面对的另一个社会不平衡问题,就是城市化滞后问题。促进城市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也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推进城市化,显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
但是,与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7.6%,但是我国工业化已经达到中期水平,按道理,相应的城市化水平应该在50%以上了。两者相差12.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应该有1亿多人实现城市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我国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就达1亿多人,如果把这部分人算作城市化了的人口,那么正好符合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但是,这部分人还没有实现彻底的城市化,没有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他们是城市社会的等外公民,处在不断的流动状态。
我国每年就有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数量在流动,他们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显然不利于社会整合和管理。而且,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属性和心理特点也在变化,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加入到流动人口大军中来,他们与他们的长辈有许多很不相同的特点,对农村社会缺少依恋,对城市生活有着更强烈的羡慕、模仿和认可,但是他们并不被城市社会所接受,所以,他们对城市的社会认同很差,甚至对城市有一种心理对抗情绪。他们既不愿回归农村,又无法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中一批“漂流”的人群。任何社会和国家的社会机制都无法长期地承受如此多的人群在漂流。因此,我国今后的一个关键任务是让这些“漂流”一族融入到城市社会,不再处于漂流状态。
当然,仅仅使1亿多流动人口城市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说,还是很不够的。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5亿左右,如果我们把小康社会的城市化水平定为50%,而目前我国只有4亿多人口实现了城市化,那么到2020年按50%的比例要求,实现城市化的人口要多达7.5亿。这意味着,在未来的18年时间里,要把比美国目前人口数还要多的农村人口(3亿多人)城市化。可是,美国从开始城市化到完成城市化(即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整整花了100多年时间,而我们要在18年的时间里去完成美国100多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其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
城市化并不仅仅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样简单的转移过程,还要涉及到城乡制度的重新建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分布、人口素质的培养、自然资源的重新配置等等问题,每个问题都不是轻易能解决的。比如在未来18年时间里吸纳3亿多人口,那么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要进行改革,至少能及时地覆盖这些即将进入城市的人口,这也就意味着国家要拿出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而目前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覆盖面小、资金管理不善、超支问题严重等很多问题。
又比如,3亿多农村人口进城,至少需要提供1亿多个就业机会给他们,但是现在许多城镇仍然受下岗、失业问题的严重困扰。再说,进城农村人口的本身素质还存在是否适应在城镇就业的问题。现在许多城市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不但不利于就业机会的增加,而且也不利于以体力劳动为优势的农村人口的就业。3亿多人口进城,等于要建30个相当于北京那么大的千万人口超大城市,或者等于要建300个100万人口大城市,这是一个何等艰巨的工程啊!

[返回]

(2003-3-17 10:30:24)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138

发表、查看关于该新闻的评论       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        关闭本窗口

“实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