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教育

 

打印本页

“跑部钱进”歪风非刹不可


新华网 (2003-06-26 09:50: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6月26日电(记者 蒋桂斌 王强)记者近日在吉林、广西等地调研时发现,一些党政干部争先恐后到国家及省、市的有关部门请客送礼拉项目,并美其名曰“跑部钱进”,并不惜违法乱纪。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的一份刑事判决书确认,1997年至1999年间,吉林省4个市县的10多名党政干部为争取各种项目,向原吉林省计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副厅级助理巡视员周同华送“好处费”共计20万元。“跑部钱进”恶果如此触目惊心,这股歪风确实到了非刹不可的地步!

  为什么一些干部如此热衷“跑部钱进”,溯其源头,有着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是一些干部畸形的发展观使然。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官员,有着浓重的“项目情结”,有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大肆鼓吹“大跑大项目大发展、小跑小项目小发展、不跑没项目没发展”,公开提出只要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要“敢送、会送、舍得送”。更甚者,还将“进京跑省”明文写进文件,把争取项目作为政治任务分解摊派到部门、单位和个人。

  其次,是畸形的政绩观作祟。“谁能拿回项目谁就有真本事。”这种评价人和使用人的导向在一些领导头脑中根深蒂固,周同华窝案中就有数名涉案人员因“跑”项目有“功”获得提拔。广西河池市的一名干部说:“跑项目是一条出政绩的捷径,因为项目的投资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谁拉回了项目谁就是领导心目中的‘能人’。”所以为了出政绩,一些干部不择手段、四处钻营。

  第三,是行政审批制度不完善,存在部门权力利益化、个人化现象。像周同华这样一个省计委的处长,就能顺利把数亿国家项目资金批给行贿者,说明当前行政审批等制度尚有不少漏洞可钻。据了解,目前国家投资体制基本沿袭了计划经济的“四位一体”模式,即项目资金从国家到各级财政、计划等部门,其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等基本被少数权力部门和个人控制,项目在高度垄断、封闭的状态下层层审批,缺乏有效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容易导致暗箱操作,以权谋私。

  “跑部钱进”贻害无穷,无论其动机是否为公,对地方经济“贡献”多大,我们都要坚决反对。当前,要从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从源头上狠刹这股歪风。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裁决权,建立如社会质询、各级人大定期检查、新闻媒体曝光等公开的项目监督机制,让“跑部钱进”者无处可“跑”;二是完善党员干部考核机制,用德才和群众满意度的标尺全面考察干部而不是只以“项目”论英雄,让干部免于急功近利;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并切实落实具体的层层责任追究办法,让违法违规者受到相应的法律和党纪政纪处罚。(完)

(2003-6-26 10:30:10)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32

发表、查看关于该新闻的评论       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        关闭本窗口

“实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