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论获新发展 四方面得到深入发展 中新网10月21日消息:人民日报今日发表文章写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文章写到,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成功地经受住了来自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各种考验和挑战,努力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要进一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靠发展;要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靠发展;
要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必须靠发展;要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须靠发展;
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也必须靠发展。
因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将发展作为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大问题,这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文章还称,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十五大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高度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带领人民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后,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文章写到,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坚持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新时期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就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坚持党的先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文章最后还指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重要特征的思想,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十六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003-10-22 11:58:11)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