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话:质疑《省委书记“下访”》 作者:石飞 作者:石飞
9月22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通讯《省委书记“下访”》,介绍浙江省委书记到金华市浦江县城“下访”。作为一省至尊,能屈尊纾贵,到一个小县城“现场办公”一天,实属难能可贵,足以说明省委书记心系百姓。不过,在下对省委书记这种“下访”的做法,实难恭维,诚惶诚恐,冒昧提出几点质疑。
第一,这怎能算“下访”?“下访”者,应该是上面的“官”亲自到“被访者”那里“访”,访者若是农民,当去农舍;被访者若是工人,当去工厂。
《省委书记“下访”》介绍说,杭坪镇的蒋星剑和两位乡亲得知省委书记要来浦江“接待普通群众来访”,一早就赶到县城,成为省委书记“下访日”接待的第一批公民。当天,省委书记接待了9批来访群众(据报道介绍,省委书记接访时亦有相关省、市、县官员作陪);省人大、省政协和省有关厅局负责人,以及金华市、浦江县主要领导等,分成14个组分头接访,共接待了436批当地来访者,共667人次。
我诵读《省委书记“下访”》再三,总也体味不到省委书记“下访”的味道,其介绍的只是省委书记“接待群众上访”的情况,仅仅是接待的地点不同罢了,省城换成了县城。“下访”和“接待上访”的内涵外延截然不同的,若是实事求是地报道,是不应该说“省委书记‘下访’”的;应该说,省委书记到浦江县城现场办公;或省委书记到浦江县城接待群众上访;或省委书记亲率省级各部门官员到浦江县城,在市、县两级官员陪同下,分组接待群众上访。报道这一“大场面”“大声势”“大热闹”“大影响”的活动,文题若写作“省委书记开办接待上访‘超市’”或“省委书记开办接待上访‘大集’”,副题为“省市县三级干部联合分组接待群众上访”,岂不贴切?
其二,“心窝子”岂敢往“场面”掏?省委书记亲率大队人马到浦江县城搞“接待上访日”活动,当天“接待了436批当地来访者,共667人次”,可谓收获颇丰。不过,可以想象出来,其所收获者恐怕多数是些“不痛不痒”、“无伤大雅”的情况,至于关乎县领导班子成员或县直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或乡镇领导干部的实质性问题、尤其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的问题恐怕稀罕得很或没有。这并不能表明,浦江县党政干部都百分之百清正廉洁,不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了。在省、市、县三级领导相伴相陪,共同接待,百分之百“透明”、“透风”的情况下,谁头脑又不少根弦,敢公开掏“心窝子”,把“要害人的要害问题”当众往外抖。毕竟我们共和国目前的政治法制环境,还尚缺保证举报者不遭打击报复的有效机制。近年来,因举报领导干部惨遭迫害的案例不胜枚举,譬如湖北的郭光允(举报“封疆大吏”程维高)、辽宁的周伟(举报高官慕绥新、马向东)、湖南的陈荣杰(举报“三湘女巨贪”蒋艳萍)、河南的吕净一(举报原平原顶山市政法委书记李长河)、河南的张冲波(举报原卢氏县恶霸县委书记杜保乾),……这些“反腐英雄”为了举报,险些丢了身家性命。对于这些震惊全国的案例,省委书记该有耳闻,应有警觉。
第三,普通老百姓能沾上边?根据目前一些地方官场操作的习惯,大凡摆给上级看的,说给上级听的,都要事先经过精心计划安排,已成一种“潜规则”(此类丑闻媒体时有披露)。因此,没有理由不让人按此“潜规则”设测,“436批当地来访者,共667人次”,是否经过了“选拔”和“调教”,尤其是被安排与省委书记直接对话的有幸者?很难让人相信,普通老百姓不经“安排”,就能“擅自”与“接待组”、与省委书记沾上边、对上话。不过,如此阵容庞大、声势浩大的“上访”和“接访”活动,没有精心地“导演”也是不行的,可以理解。
最后,请恕吾一介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匹夫,斗胆向所有的尊敬的省委书记(含直辖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向所有的尊敬的中央高层领导提一条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渴望您能亲自做些“名副其实的‘下访’”,屈尊纾贵,微服简从,深入社会底层,与老百姓与基层干部亲密接触,直接对话。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的、确有价值的情况,才能“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做到“真心爱民,一心为民,诚心富民”(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江西老区语录)。
作者附言:上述文章投给几家报刊,却没有敢用的。有的编辑朋友复函说:“文章好,但不敢用,请理解。”呜呼,悲也哉! (2003-10-12 10:02:01)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