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辉映未来——新老党代表畅谈一大到十六大
丰收的季节迎来一个庄严的日子——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将举行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中国规划新的蓝图。
刘华清、薄一波、张劲夫、谷牧、马文瑞、陈慕华……盛会前夕,我们走访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代表、老同志。他们深情的回忆、缓缓的述说,印证着一个闪光的结论——只有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要确保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利益,首先就要看党最重要的活动——代表大会确定的纲领、方针”
北京西郊,一座静谧的院落。虽已深秋,高大挺拔的树木仍枝叶婆娑。坐在会客室的沙发上,一头银发的刘华清回忆起如烟的往事。
对这位86岁的将军来说,难以忘怀的经历何止一二。然而,7年前的一次太行山之行,却让他至今记忆犹新。那年8月,79岁的刘华清行走在老区坎坷不平的土路上,寻找抗日战争期间曾经住过的房东家。烈日如火,汗流浃背,刘华清看了一处又一处,最后停在一个熟悉的院落前。恰在这时,院门里走出一个六七十岁的庄户人。可不就是当年光着头、满院子跑的放羊娃?为了给八路军部队机关安排住宿,当年的放羊娃一家住进了柴棚。刘华清紧紧握住他的手,两位老人激动无语。面对久别重逢的乡亲们,刘华清缓缓抬臂敬了个军礼,表达他对太行人民的深深谢意。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为什么人民拥护我们、支持我们?因为党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人民的意愿。”这位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党的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感慨地说:“要确保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利益,首先就要看党最重要的活动——代表大会确定的纲领、方针,能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
从一大确立党的奋斗目标,到七大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从八大明确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到十五大召号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虽然也曾有探索中的曲折、判断上的失误,但纵观党的15次全国代表大会,总是在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关头,努力把人民的意愿、时代的主题与党的使命结合起来,提出鲜明的纲领,开辟新的航程。
如同一个个路标,为革命与建设事业指明方向;如同一座座灯塔,凝聚起万千颗火热的心——
1940年5月,31岁的李葆华策马奔走在通往延安的道路上。作为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党委组织部部长,李葆华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在赶赴盛会的途中,李葆华和战友遭遇侵华日军伏击,一名代表坠入深沟壮烈牺牲。
“为了开党代会,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无法想象。”62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已是满头华发,“为什么大家这样冒死也要去开这个会?因为党的代表大会实在太重要了,它往往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
走进李昌堆满资料的书房,88岁的老人正伏案工作。“战争年代,每次党代会基本围绕一个主题: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发展,成为党代会的新主题。”虽已是耄耋之年,这位八大、十二大代表仍思路敏捷。
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间的4次党代会,李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走上了持续高速的发展轨道。”
“13亿人口的大国总体上步入小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辉煌的局面!人生晚年恭逢盛世,而且能当一名马前卒,真不知老之已至。”展望前程,李昌不由得激情满怀,“可以预见,十六大将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二步、开始启动第三步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新当选的十六大代表、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接受记者采访时,正为即将举行的盛会紧张地准备有关资料:“这次大会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为自己能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而激动、振奋。”
(小标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十六大必将掀起又一轮思想解放的大潮”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后,89岁的薄一波难抑激动之情,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次大会真正开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全党同志要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坚信,到建国一百周年时,我们的祖国一定能够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完满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5年后的今天,薄老与我们同忆这段意味深长的谈话:“我之所以对前途充满信心,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党;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坚强、成熟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路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走过一段弯路。教训告诉我们:做工作、干事业,就得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就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位原中顾委副主任,党的七、八、十二、十三、十四大代表,语重心长地说,“面对世纪之交的新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保证。”
88岁的张劲夫的办公桌上摊放着几本经济方面的书籍,书页上压着一把已经磨损的放大镜。这位十一、十二、十三大代表向记者谈起历史上违背实事求是的深刻教训:大炼钢铁时,从老家来的伯母生气地对他说:“稻子熟了放在田里不去割,非让老百姓上山烧石头炼铁。铁没炼出来,稻子烂在田里,收不到粮食,大伙挨饿。”
“只有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事业才能前进。”张劲夫联系现实说,“现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判断,符合国情,符合实际。这十几年来,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也正是因为党中央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带领一个包括6位省部级干部的代表团出访欧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出发前,邓小平同志明确指示,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些问题。
第二年春天,广东向中央提出:能不能利用离香港很近的优势,搞一个出口加工区。大胆的设想立即引起激烈的争论。88岁的谷牧忘不了邓小平同志那震撼人心的7个字:杀出一条血路来。
“可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从基本闭关锁国到走上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多么艰难的过程,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这位党的十至十四大代表感慨尤深地说,“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兴办经济特区逐步扩大开放;从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客观进程的‘三步走’战略……认识到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最大的实事求是,也是最深刻的思想解放。”
风雨磨砺中逐步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理论认识的新突破——
党建理论专家邢贲思至今忘不了,10年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在十四大报告中时,理论界感受到的思想观念大震动。当他作为党的十五大代表,身处人民大会堂,听到江泽民同志就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时,再次感受到同样的“大震动”。他对记者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即将召开的十六大,必将掀起又一轮思想解放的大潮。”
“与七大、十五大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上党的旗帜一样,十六大也必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辉煌一页”
1945年的早春,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补代表,走进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年33岁的马文瑞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会场主席台正中是12个红色大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党的理论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七大因为将毛泽东思想写上党的旗帜而永载史册。
“半个多世纪前的七大,仿佛就在昨天。”马文瑞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那次会议上,我们仔细研读、讨论了毛主席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印象至今犹新。特别是报告最后论党的作风中讲到,共产党人区别于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这是党的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凝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防止蜕化变质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曾用“有的放矢”这一成语,形象地说明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了掌握“矢”,无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不管工作任务多么繁重,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马文瑞从不敢懈怠。毛泽东在抗大讲课用的油印本《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马文瑞不知读了多少遍。撤离延安时,许多东西都丢了,唯有这本书和另外几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他一直带在身边。
远在深圳的甘肃省人民政府第一任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世泰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党的‘七大’召开期间,得知苏联红军攻克了柏林,大家欢呼雀跃,高兴得睡不着觉。毛主席的闭幕词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激励大家团结奋斗,排除万难,讲得生动、幽默,有说有笑,还不时用手势加强语气。在入神的聆听中,我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决心大大增强。”
这位自称革命“幸存者”的92岁老人,入党70多年,数次负伤,腿部致残,不仅参加过七大、八大,还参加了十一大以后的历次党代会,今年又当选为十六大代表。
九旬老人马文瑞说:“除了遭受林彪、‘四人帮’迫害的那段时间外,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我都有幸参加。不久,我又要作为党的十六大特邀代表参加这次历史性的盛会。从七大到十六大,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
年华似水,神州巨变。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实现了党的理论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上党的旗帜。
党的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桂世镛回忆说:“那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让人感慨系之。邓小平同志把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留给了世界,把一个日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留给了中国。代表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大家深切感到旗帜更加鲜明,道路更加宽广,对我们胜利迈向新世纪充满了信心。”
实践之水不断,理论之树常青。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理论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十到十五大代表,七、八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对81年党史作出这样的概括:“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站了起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踏上改革开放之路,富了起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历史,面向未来,带领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成为指引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指南。”
马文瑞老人感喟:“唯一的希望是我们党能够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应有贡献。”
九旬老人王世泰心潮澎湃:“与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在党的旗帜上一样,党的十六大也必将因为坚持邓小平理论,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在党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历史无言却耐人寻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只能在帝国主义霸占的租界中秘密进行;当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矗立上海街头的一大会址纪念馆伫望的,是繁华的街景、充满自信的行人,是正在腾飞的东方巨龙。十六大代表张文康说:“自豪吧,我们等到了这一伟大的时代,等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力飞奔的这一时刻!”
来源:新华社 2002年11月07日
(2002-11-9 10:57:59)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