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洞溪精神 实践“三个代表”——来自白龙桥镇洞溪村的调查报告 李 英
洞溪,是金华市婺城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朵奇葩。
洞溪村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该村地处婺城区白龙桥镇330国道以南,全村202户,702人,耕地面积800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洞溪村建成了占地350亩、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工业园,被称为华东汽配第一村。工业区内一排排整齐的厂房,格外醒目,花园式现代化的厂区正一座座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富民强村促发展
洞溪村党总以书记潘启贵1996年1月份上任伊始,面临的情况是:村集体经济负债5万元,村里只有2家企业,既无第三产业基础,又无高效农业的优势,可谓“一穷二白”。潘启贵吃饭不香,睡觉不稳,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使村民富起来。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仔细分析村情,认真研究探索经济发展之路,制定了“以工强村,兴工富民”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以资引资、以厂引厂、以人引人”的招商引资战略。
村两委一班人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优质服务措施,来强化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他们竭力为投资企业排忧解难,有求必应,急企业所急。创办工量具厂的杨建明夫妇俩都是下岗工人,清华实业公司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村党总支书记潘启贵发动村民筹资借款100万元,使清华公司顺利起动,渡过难关。目前这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2000年完成产值7000余万元,今年将突破亿元,成为白龙桥镇的龙头企业。该公司老总黄河清说:“在洞溪村办厂我从来没有吃过亏”。因此他当起了洞溪村的义务宣传员、招商员,牵线搭桥,使多家企业落户洞溪。
解决了一个个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投资者所称赞。1997年为引进东联汽车齿轮有限公司,需用地14亩,潘启贵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连续数日没有休息好,顺利地帮助办理各种征用手续,使企业非常感动。“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白凰”,洞溪村招商引资进了良性循环。金华工程车圈厂老板深有体会地说:“我这个厂前后搬了11个地方,搬到洞溪找到了家,以后再也不搬了”。他搬到洞溪两年多,连铁门都没有做过,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失窃,可见洞溪村的村民民风之纯朴。目前,洞溪村已经从1996年的2家企业发展到2000年的43家,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100多万到2000年,税收从1996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80万,而且许多企业完成了资金原始积累阶段,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洞溪成为创业者的摇篮。
利为民谋求共富
开拓创新,发展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只有壮大集体经济,才能担当为民办实事的本领。洞溪村党支总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洞溪村,没有令企业头痛的各类赞助捐款,甚至洞溪村也不收取任何管理费,那么洞溪村如何依托招商引资来壮大集体经济呢?潘启贵采取的则是市场经济的手段,即以土地使用权折股入股,在产权上保留自己的“根据地”,企业如果赢利,农民可以拿到红利;如果企业亏损,农民也不会因此丧失土地。土地经营入股是洞溪村的一个创举,受到外来企业和本村村民的一致叫好,一方面投资者可以省去办厂时购买土地使用权的费用,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另一方面,以股权分红,保证集体资源的保值增值。洞溪村集体收入1997年增至27万元;1998年增到80万元;1999年增至110万元;2000年已达130万元,增强了为民办实事的实力。1999年、2000年,村两委下决心对3个自然村进行旧村改造,村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拆迁,目前已完成一、二期旧村改造工程。全村共拆掉3900平方平房,盖起了3100平方的别墅式新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全村8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80%的人有了手机,1999年被授予金华市第一个手机村的称号。
想方设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随着企业的引进,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该村的第三产业也得到发展,自然形成了菜市场和饮食商店一条街,村民们得到巨大的实惠。目前村里有30的劳办企业就业,村民的工资收入、入股分红、房租收入、运输收入等达到240万元,户均1万余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今的洞溪,厂房林立,路渠成网,村民的房子越造越漂亮,让人耳目一新。该村有一位在外打工者回来过春节,连村里的路都认不出来,车子到了路口,又原路返回开到了另一个村,几经周折才找到了新洞溪,连村民也惊叹:“洞溪霜的变化真大!”
固本强基聚民心
洞溪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有一个团结奉献、高效务实的村党总支,更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村党总支书记潘启贵。潘启贵任村党支书记近5年来,没有领过一分钱工资或补贴,反而为村集体垫付了100多万元资金,村里建成了占地350亩的工业园区,投入500多万元兴办水、电、路和旧村改造等公教性事业,潘启贵出差办事都是自掏腰包。从不在村财务中报销。在他的感召下,村两委成员也从不到村集体报销,因而几年来,该村没有报过一张车旅费、一张招待费,村两委成员没有参与承包一个工程。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潘启贵和村两委一班人赢得了村民的拥戴,成为一个群众信得过,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战斗集体。
围绕成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来抓好落实。洞溪村的村民说:“只要是党总支作出的决定,没有人不执行的;只要是党总支提出的事,没有做不到的”。征用土了是近年来令镇村干部十分头痛的一项工作,而在洞溪村却不是一件难事。2000年村里做工业街水泥路需用50亩土地,2001年4月村工业小区开发需新征用150亩土地,村里只开了生产队长以上的骨干会议就统一了思想,涉及到的100多农户分给在征用协议书上签了名。而如果其中有个别农户思想不通,其他群众都会批评指责,出现了“群众做群众工作”的现象。洞溪村党总支之所以有很高的威信和很强的感召力,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党总支建设,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坚持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建立了党员议事、民主评议、“三会一课”等党组织生活制度和领导班子廉洁自律规定,规范和鞭策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为村民作出表率;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村党员从20名增加到现在24名。二是发挥党员队伍作用。全村党员除年老的外,个个有岗位,人人有职责,成为村里的主心骨。村两委7名成员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抓好落实。同时,他们还请原先村里的2名老委员一起参加与两委会工作。村党总支充分扬民主,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同时明确分工,使大家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工作同心,形成合力。三是完善制度。1997年下半年,洞溪村就实行较为规范的村务公开,并在三个自然村都设立了公开栏,一式三份同时公开,群众很满意;同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民主议事制度,并在工作中得以落实,促进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洞溪村的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的各级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民为本,建好队伍,发展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也才能永葆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洞溪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提前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001-10-17 0:41:24)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