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雇员”的意义何在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新闻报道不是已经说了吗:吉林省人事厅厅长吴文昌说,试行“政府雇员制”并不是政府有关部门的一时冲动或别出心裁,它是在发达国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府运行机制。它在由传统的“手工行政”“低效行政”向“数字行政”“法制行政”和“高效行政”转变中,推动政府人事管理观念的变革,对建立高效政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吉林省洪省长说的是: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建立高效政府,为什么不能借鉴国外经验和模式,采取“政府雇员制”的办法,率先解决机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见12月6日《文汇报》)那么如此说来,我这则短文的题目不成了“明知故问”了吗?
我不这么看。反正我们从这则报道中知道,就连吉林省政府也承认“政府雇员制在摸索中前行”。既然是在“摸索”,又涉及到政府能否高效这么一件大事,理当广泛听取意见,即便是来自民间的,多听,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政府雇员制”的意义既然是为了促成高效政府,可这则报道中却又告诉我们,“‘雇员’不占行政编制,不行使行政权力,不会对现有公务员的‘位置’构成威胁”。按我的理解,之所以有这种“政府雇员”举措,是政府意识到,仅仅依靠现有公务员的素质,政府是很难达到高效的,因此,我们需要一批更优秀的人才来协助政府搞好管理工作。而为了现有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我们虽然搞了这种“雇员制”,那些平庸的公务员也不必担心,不会因此影响他们的“位置”。如果我的这个理解没错的话,那么,我们在努力让政府达到高效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养了一批素质不高、能力低下的公务员。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这些雇员替换下那些素质低下的人,至少让那些人感到这些“政府雇员”对他们的位置“构成威胁”?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招公务员时就把那些后来成为“政府雇员”的人吸引到政府中来?如果我们招的公务员个个都是像“政府雇员”那样,就是不再请“政府雇员”,又何愁政府高效不起来呢?
我没专门研究过国外政府的高效是如何达到的,是否也像我们这样先弄一班人马占着位置,觉得干得不好,不能高效,至少让公民不满意,于是就去花大价钱雇更优秀的人才来帮忙,而对那些素质低下办事不力的公务员的“位置”也还是一点不“构成威胁”。我想不会。一些国外政府会去花钱请雇员,这毫无疑义,但他们绝不会让那些不中用的公务员在那儿看着这“政府雇员”干,更不会白养着一批公务员,且不感到对自己的“位置”“构成威胁”。如果是这样,他们也就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他们那儿的政府也很难高效起来。
当然,“政府雇员制”在我们这里还只是试行,因此也就只能还是“摸索”阶段。但既然我们可借鉴国外这种能让政府达到高效的“雇员制”,何不连他们这种“雇员制的”一整套“模式”都借鉴过来?当通过人大代表会议选出地方政府之后,由政府财政花钱雇员,杜绝那些平庸低能的人“当上了”公务员。倘若我们不仅花钱雇员让政府达到了高效,并且又没有额外多花纳税人的银子,这才真正体现出我们“政府雇员”的意义。
(闵良臣)
(2003-12-9 10:20:40)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