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反对形式主义的思想
韩庆祥 江 涛
顾名思义,形式主义就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的表现多种多样,我们认为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会议过多,层层攀比;文件简报泛滥,层层照抄照转; 应酬频繁,做表面文章;说假话,不去抓落实;爱搞花架子;临时机构林立,领导兼职过多;急功近利,好做虚功;统得死,搞一刀切,不从实际出发,热衷于一窝蜂、大呼隆;
形式主义是同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所要求的实干精神相背离的。邓小平同志无疑是反对形式主义的楷模,他曾多次告诫全党,“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1页)。回顾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认真剖析形式主义的表现、危害、根源以及探索如何破除形式主义的方法途径,对于切实贯彻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实现新时期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从认识上讲,在于主观偏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它不是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从事物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物,没有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形式主义与过去遗留下来的旧体制不无关系。权力过分集中,干部兼职、副职过多,实际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等等,都容易滋生和助长形式主义;从干部人事制度来看,在识人、选人、用人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选拔那些稳当听话或四平八稳的人,这使我们的许多干部宁愿稳稳当当搞形式,也不愿意开拓进取出毛病。
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对党内、政府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有着深刻的洞察,并清楚地意识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利于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利于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对正在推进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形式主义的蔓延,不利于干部队伍的成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德才兼备的合格干部。只有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极开拓,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我们的干部队伍才能尽快成长起来。而形式主义的泛滥,则助长了只在“花拳绣腿”上做表面文章,思想懒惰,欺上瞒下,浮夸不实的不良作风。有同志说:“形式主义是口井,限制了领导的视野;形式主义是堵墙,挡住了领导与群众的联系;形式主义是条绳,捆住了领导的手脚。”这很形象地说出了形式主义对干部成长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同志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同时,又使自己成为形式主义的受害者。
形式主义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使我们党的事业有失去广泛群众基础的危险。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的事情。现在有不少人就是做官当老爷,有些事情实在不像话!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8页)因此,全党都要重视这一问题,坚决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形式主义的干扰,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形式主义不仅严重消蚀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四化的满腔热情,同时还败坏着党风和社会风气。形式主义就是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搞假、大、空、套、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办事拖拉,到处靠开会画圈过日子,许多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拖上一年半载解决不了。此风不仅使我们搞社会主义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宝贵的时间付之东流,而且会助长腐败现象的滋长,对社会主义是一种极为有害的腐蚀剂。
形式主义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为,在形式主义盛行的环境下,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长期下去,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在深圳视察时讲得好,深圳发展那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形式主义者恰恰是满足于说一说,喊一喊,好制造声势,追求“轰动效应”,好搞热热闹闹的象征性活动。他们“说起来激动,做起来被动”,甚至“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碰到困难就低头,遇着矛盾绕着走。很明显,靠他们是无法实现经济腾飞的,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
二
要消除形式主义,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要不信教条,不盲目唯上,能够面对实际,制定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和实际问题。要独立思考,把问题弄清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同理论脱离实际、一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切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要达到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产生形式主义的问题。
力戒形式主义要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纪律松弛、奖罚不明,必然导致作风不实。所以,一方面要贯彻改革精神,包括改革干部制度,逐步形成一种不务虚名、真抓实干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确有必要逐步改进和完善各种检查、评比、表彰制度。对实际工作有促进作用的,要坚持;流于形式的、效果不大的,特别是劳民伤财的,要废止。即使那些的确需要开的会、发的文件以及各种必须的检查评比,也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因此要破除形式主义,一定要抓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这是堵住形式主义源头的关键一着,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从干部的考核任用等方面加强监督和检查。形式主义的泛滥,与一些干部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在他们看来,敢闯敢干风险大,弄不好会犯错误,而开会讲话发文件,“上传下达”,尽管政绩平平,却“稳当”。所以,有些同志宁肯琢磨着搞些花架子,却不愿下大力气真抓实干。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而缺乏实干精神的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直至降级、免职;对那些有务实精神、埋头苦干、政绩显著的干部,应予重用、提拔。
要破除形式主义,还要转变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职能。要增强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力戒形式主义,领导机关和部门,一要做表率,二要办实事、查实绩,这样做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此,各级领导机关要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简政放权,改善服务态度,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热心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从简的必须从简,非开不可的会议,要讲求实效,而且要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少开大会,不开长会。文件、报告可搞可不搞的不搞,必须搞的,则力求短些、再短些,去陈言空话,明要旨重点。一定要破除那种认为面面俱到,洋洋万言,厚厚一本,才显得重要、有分量、才管用的糊涂认识。
解决形式主义盛行的问题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党和国家的全体工作人员要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足于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怕艰苦,勤奋努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不能高高在上,脱离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做清清闲闲的太平官。要敢于为人民群众说话,要体谅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痛苦忧思,腾出时间来多为他们办实事。□
(全文见前线杂志2002年第6期)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2002-7-24 15:26:20)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