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报告

 

打印本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共产党



在新世纪的脚步声中,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劲脉搏。21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将是中国社会继续发生深刻变革、中华民族完成复兴大业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前进途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须知,历史的进步从来不是自发实现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推进。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自秦汉以来,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至17、18世纪的“康乾盛世”,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出超。正是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大机器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西方世界,一种新的文明兴起并迅速发展。然而,当时的中国封建统治者没有看到这一点,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由此以降,不到100年时间,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地坠入任由列强宰割的悲惨境地。历史的教训,刻骨铭心。

为了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一代又一代英雄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和努力。然而,近代中国同西方列强的矛盾,既突出地表现为救亡图存,又深刻地反映在新旧文明的冲突上。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图强、农民阶级的武装起义、资产阶级的旧民主革命,都没有取得成功。

革命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单纯的改朝换代,而在于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在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带领人民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中国工人阶级的诞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终于使中国革命在经历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探索之后,具备了崭新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领导和斗争,使“以俄为师,走俄国革命的道路”日益成为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是,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制定了正确的纲领路线、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作为中国革命领导力量的完全成熟。自此,中国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领导权和发展前途有了明确而完整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革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为民族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前提。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国情特点,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也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现代化新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前进,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社会生产力获得大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平等、团结、互助,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在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激励着我国亿万人民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民族复兴大业而努力奋斗。

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华民族的复兴,只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族复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尤其是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构成了我们继续前进的阶梯,但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新挑战。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出现了一系列需要花更大力气解决的新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拓展城乡就业渠道,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都可能成为制约下一步发展的瓶颈。加入WTO,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全球市场,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全球范围的科学技术进步及其产业化速度的加快,有利于我们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目前发达国家在发展科学技术的环境特别是吸引人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国经济社会要进一步发展,必然面临更加激烈的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种多样化,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使社会经济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多样化在客观上也给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带来新的问题,对规范社会管理和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环境需要新的方法。如何妥善处理由于经济社会生活多样化带来的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相适应;如何保证改革的进展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相协调,防止社会进步的成果被消极腐败因素所侵蚀。这些,都需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紧密的条件下,只要我们善于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就能够为我国的发展争取更多更大的机会。但也要看到,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继续发挥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马太效应”。冷战结束以后,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加紧进行遏制和打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西方敌对势力绝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他们总是制造种种借口,阻挠中国的发展。

面对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党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觉性,居安思危,知难而进,趋利避害,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民族复兴的伟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



中华民族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了。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状况,取决于党的战斗力和领导水平。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最终完成复兴大业,我们党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人民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人民。回首百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所以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而中国共产党所以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是因为她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基础上的又一次新觉醒。“三个代表”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党把“三个代表”作为自己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为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现在的紧迫任务,是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各项工作,真正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

我们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促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要我们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们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今天,我们党走在时代前列,肩负历史重任,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人类的美好愿望不懈奋斗。根据时代发展和事业需要,我们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样,我们党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前途必定是光明远大的。

我们党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自身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面对执政环境和党的任务的深刻变化,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党在和平环境里长期执政,生存与发展的直接压力明显减轻,一些党员和干部精神懈怠了,思想僵化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严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掌握着各种权力的领导干部受外部消极东西的影响日益增多,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扭曲,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党上下,正以改革的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解决党的队伍中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坚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定会大大增强。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切实解决目前党的领导方式不够适应、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化解一些地方存在的党群关系紧张、各方面利益冲突加剧的矛盾,用实际行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信念来源于科学的认识,信心来源于成功的实践。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态势时,毛泽东曾满怀豪情地说:“1911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45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45年,就是2001年,也就是进到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今天,我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力拼搏。再经过45年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002-9-29 19:34:27)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362

发表、查看关于该新闻的评论       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        关闭本窗口

“实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