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这就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必须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一、充分认识加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
这些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年轻干部偏少,任正职的年轻干部更少。二是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有不少知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金融、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三是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不少年轻干部缺少总揽全局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四是少数年轻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以上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党的“三个代表”的实践。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充分认识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当前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思想障碍
近些年来,婺城区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今年的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班子调整中,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任用。在提拔的71名干部中,40周岁以下的有59名,占83.1%,其中35周岁以下的有22名,占31%。调整后班子成员中40周岁以下的有147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43%,其中35周岁以下干部从21名增加到43名,比例从原来占6.1%上升到了12.6%。通过调整,优化了班子的年龄结构,推进了机关部门和乡镇班子的年轻化。
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新形势的发展还不够适应。如后备干部队伍还没有建设好,机关部门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仍然偏大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对选拔培养干部多多少少还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障碍和误区,阻碍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一是论资排辈的思想。用人往往讲究资历,片面认为年纪大的干部经验丰富,政治上成熟,而担心不用资历老的同志会摆不平。二是求全责备的思想。习惯于将年轻干部与老干部比经验,片面认为年轻干部经历简单,工作经验不足,挑不起工作担子。三是用人视野不宽。在选人用人时喜欢从身边熟悉的人中选择,甚至将个人好恶作为主要标准,使任人唯贤变成了任人唯亲。四是私心作怪。有少部分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中以确保自己的位置作为出发点,担心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上来后,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而在任内只求太平无事,只选拔、推荐一些能力平庸的干部。
这些思想的存在,势必影响干部的新老交替进程和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要抓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改革入手,破除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创造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
三、切实加快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步伐
(一)抓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供舞台
注重实践锻炼,加强交流,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到第一线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是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
二是建立年轻干部培训基地。在部分山区乡镇和经济发达乡镇建立一些年轻干部培训基地,将一些准备提拔使用的年轻干部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培训基地锻炼,担任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助理,使其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后,再择优让其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务。
三是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要通过积极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外派挂职锻炼,实行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市区干部与偏远地区干部多向交流,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三个代表”教育巡视组,组织完成专项工作等途径,让年轻干部能够在较高层次和多个岗位得到锻炼。
(二)抓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
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要针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解决好“后劲”问题,加速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首先,要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要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同时,要注重抓好学员的实践锻炼,当前可以结合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把学员放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中开展“学教”活动指导工作。通过实践,使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得到锻炼提高。
其次,在抓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同时,要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发达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三)抓改革,加大实行干部领导能上能下的力度,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
要实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新进展,必须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尤其要下决心、下力气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建立起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为优秀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
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
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
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四)抓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
建好管好后备干部队伍是加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重要途径。要在干部考察、年度考核、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尽快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后备干部队伍要根据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把握标准,并采取措施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荐贤举能,扩大后备干部队伍推荐、筛选的公开化程度,
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建立以后,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一)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民主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2001-10-6 11:21:26)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526 |